因为有些宝物太珍贵了!
一枚残破的无法打开的空间之戒,大概是三千金雄鹰级别的宝物,可里面的物品的光雾价值超过五百万金雄鹰。
一件埃及原始部落的骨雕,是五万级的宝物,结果光雾显示少说两百万。
一个来自北欧的战利品,十米长的鲸鱼雕像,算是五千金雄鹰级的宝物,可光雾显示至少价值五十万。
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
为了收益最大化,苏业只兑换了一件高军功战利品。
被军部判定是五十万级宝物,但实际是千万级。
这样的兑换,仿佛回到了雅典娜宝库之中。
尤其是在那么多贵族的陪伴下,感觉更刺激。
一口气耗尽所有军功。
就跟来抢劫一样。
那些贵族官员一个个心知肚明,苏业要不这么做,过几天,战神山一定会撤走许多贵重战利品。
不过,他们发现苏业挑选战利品的眼光不怎么样,总会莫名其妙用军功换一些很一般的东西。
不过,也有人流露出对苏业的赞赏,苏业没有像那些战士将领一样只注重神力装备,而是经常换一些有收藏价值的东西。
有品位。
看着那些贵族满不在乎的表情,苏业心中充满难以言喻的愉悦感。
这一次的收获,太大了。
双方都很满意。
出了军部,苏业发现外面的雅典民众竟然还没有离开。
苏业只好再次使用魔法胡子,劝民众离开,自己要回柏拉图学院。
大部分人陆续散去,只有少数人继续跟着苏业,直到苏业进了柏拉图学院,才依依不舍地离去。
柏拉图学院为苏业和回校师生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会。
苏业回来了。
第2卷小结和聊天
第2卷小结和聊天一,第2卷小结
第2卷是一个明显的成长和积累阶段。
这一卷实际不太好详说,因为在我看来重点都是各种铺垫和伏笔。
这一卷中看似奇怪不合理的事,在以后都会一一揭开。
当时准备第2卷的时候,很简单,就是觉得既然写了古希腊,斯巴达和体育比赛不能不写,当然,马拉松也是不好避开的。
只不过因为是有魔法和神力的世界,很多旧的东西失效,所以战争过程偏向个人英雄主义。
这是高端力量战争的必然。
这一卷的末尾,苏业正式踏上传奇之路。
就像他在第2卷末尾的选择那样。
他决定研发造纸术和活字印刷,不是为了炫耀,不是赚钱,不是为了展示穿越者的优越,不是局限于识字,不是局限于普及文化,不是局限于那种对四大发明的低层面解读。
而是为了推动整个人类进步,而是以传奇的身份要求自己做事,“为什么”很重要。
就如同大家一样都吃饭呼吸活着,所以想明白自己为了什么而活,更重要。
苏业想明白了为什么,所以他甚至不在乎造纸术和活字印刷会壮大神灵以及神殿,因为时代的进步不会遗落任何一个人。
除非自己固守旧日。
一旦时代开始加速,那么,任何阻拦时代浪潮的人,都会被吞没。
即便是神灵。
甚至于,当苏业决定联合神殿加速普及造纸术活字印刷的时候,就已经做好和一切愿意进步的人一起进步的准备。
无论什么身份。
第1卷苏业还执着于平民和贵族之争,但第2卷,他已经认识到更深层的东西。
贵族和平民之争,只是问题的发生层面,只有击穿这个层面,才能发现问题的解决层面。
有了丰富的经历,又学习思考先贤伟人的智慧与知识,苏业已经逐渐变化。
不是力量上的变化,而是精神上和思维上的蜕变。
在第1卷末尾我好像说过,文中的确有很多类似说教的东西,至于为什么,我会在第3卷末尾详说一下。
第3卷,是大纲中整本书的转折点。
昨天我在思考第3卷的时候,删掉了一些原本的内容,只准备写主要的。
进度应该会稍稍加快,而从第4卷开始,进程会进一步加快。
咳咳,我打个预防针,在大概两三个重点问题上,第3卷还是会花几章来重点说明。
不过,过了第3卷,苏业的精神和思维完成蜕变,就不再会出现之前过多的说教,而是会好好写故事,还是那句话,原因会在第3卷结束后总结说明。
现在能说的就是,我真不是为了说教,我只是在用不同的的方式来写不同的人或事,或者说,我在写以前书里很多不会涉及的“眼睛看不到但思维能碰触的世界”。
正文内容说到这里,再说说别的。
二,闲聊
为什么我不能每天三更四更五更?
这个问题要从内外两个角度来说。
先说我认为影响程度只有1%的外部环境,对,哪怕我先说外部影响,我也认为环境因素实际非常非常小。
比如夏天天气过热,我睡眠紊乱,比如业界动荡,心神不定。比如疫情影响和纠结订阅,等等等等……
即便我找出很多会减慢我写作的因素,我依旧认为影响度只有1%。
我从来不否定外部环境的影响,但我坚信,随着人的年龄增长,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小,自身对自身的影响会越来越大。
从我自身内部来说,到底是什么在影响我?
我从两个方面分析,但分析过程非常复杂,我尽量从简。
我现在每天学习书中的苏业,或者说那些大佬,尽量每天找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大块且完整的时间,专注于思考一个问题或一个点。
每天如果能思考透彻一个问题,一年就能思考365个,十年就是3650个,人的一生一共能有多少问题?对吧。
1,我缺少专注。
能长时间写作的人,需要有特别强大的专注力。
我其实是一个从小就缺乏专注的人,即便现在,别看我学习了好几年的自我管理,专注力依旧没有质的提高。
当然,我不着急,慢慢来,我给自己十年的时间。
就像之前我所说的,人在年纪大的时候,应该明白自己才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力量,而在年轻的时候,还是外界的影响最大,尤其是童年。
所以,我在思考的时候,追寻我为什么思维特别发散而无法集中,追寻到了童年。
我小时候是被父母寄养在亲戚家,什么姥姥奶奶姨妈舅舅姑姑这些。
哪怕我再小,也意识到,我并不是他们真正的家人,他们更多是可怜我,而很难把我当真正的家人,比如哥哥们的欺负,其他亲戚的冷淡,各种事情都会对我的思维产生巨大的影响。
现在想想,我小时候挺悲剧的,只有在亲戚拿遥远且我根本没有印象的父亲吓唬我的时候,我才知道自己有父亲,所以就导致,我当时心目中的父亲是一个可怕的形象。
到现在我都不会和我父亲交流。
我对母亲的第一印象,是我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的时候,她接我回家。
我当时的亲戚都是普通人,他们生存已经很累了,也都有自己的孩子,不可能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我身上。
这就导致,我当时对环境的看法是:这是一个不够安全的环境,因为没有父母保护,没有家庭的温暖。
在危险环境下生存,我的头脑应该专注还是发散?
很显然,我要时时刻刻发散,要发现各种危险信号,万一太专注了,就可能发现不了危险。
这种从小被环境的影响,让我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发散甚至有点多疑的思维。
所以,我从小到大特别容易被外部变化吸引注意力。
连我的学习也是,只要认真学习,成绩就直线上升,可我根本无法长期专注学习,所以等待我的就是起起伏伏。
过于发散而无法保持专注,是我没办法每天坚持写很多章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但是,问题要一分为二看待,发散思维导致我无法专注,那会不会带来好处呢?
当然有。
发散思维让我在写作前的“构思”方面如鱼得水,凭借丰富的“想象、幻想和妄想”能力,我才能在写作上有一些小成绩。
但是,无法专注,也限制了我进一步的成长。
我现在之所以能坦诚说出这些,根本原因是我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把世界解释成“危险的环境”,不再过度防备。
我用现在的角度看,我童年的根本问题不是那个环境,而是“我对环境的解释”。
如果我当时是这样解释的:正是因为父母爱我,他们知道在外面无法很好保护我,所以把我送到老家。我的亲戚虽然不善于表达,但他们内心也是爱我的。虽然哥哥会欺负我,但那是他们想表现自己,也可能是他们觉得我夺走了属于他们家人的爱,他们其实并不是真想欺负我……
如果我用这种方式解释,那我现在一定会完全不一样。
当然,我其实很庆幸当年没遇到极端的情况,像那种被链子锁住,被家人亲戚严重伤害的事,都没有发生在我身上。如果有过度严重的事情发生,就应该想办法抗争,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。
嗯……我到底想说什么来着?
这思维发散的……
总结下来就是,我虽然过去以对抗的心态看待童年,看待那些过去,但我现在已经在和过去的一切慢慢和解。
虽然过去对我的影响非常大,导致我思维过度发散无法保持专注,很难长时间写作,但我已经不再把问题归咎于过去,我现在正努力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。
2,自我认同。
无论是发散还是专注,无论是写作还是更新,都只是一种“表象”,我们人类有一种先天的抽象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