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文小说网 > 灵异玄幻 > 穿越三国之爱江山更爱美人 > 第七十九回讨伐袁绍四
  袁绍果中其计,派兵欲杀刘封。原刘备手下谋士孙乾跟随袁绍左右,闻知此事,使人报与刘封。刘封率左右十余人急忙逃出南皮。袁绍知刘封逃亡,心中更怒,遣使责问刘备。又因刘表归降,欲斩其两子刘琦、刘琮。时刘琦、刘琮皆在北海,闻刘表已降金旋,袁绍又欲对己不利,与向朗、张允、范疆、潘浚、王甫、向宠、张达、陈矫、傅巽、韩嵩等刘表旧部设计擒杀北海守将,尽夺北海守军三万。向黄忠、张辽处投降。
  黄忠、张辽闻讯大喜,黄忠所部十五万迅速赶往北海,接管其郡务。
  刘备见袁绍起疑,刘表归顺金旋,见大势所趋,已无回天之力,亦率军投降。刘表、刘备旧部大多随之归降,糜竺、糜芳、雷薄、官亥、刘辟、龚都、严刚、公孙渊、刘琦、刘琮、廖化、周仓、向朗、张允、范疆、潘浚、王甫、向宠、张达、陈矫、傅巽、韩嵩等皆随归于金旋手下。
  金旋命刘表、刘备等所属诸文武皆赴长安。命蒋干为下邳太守、满宠为徐州太守、董昭为北海太守,命王基为下邳守备,孙韶为徐州守备。张绣为北海守备。
  袁绍闻刘备率众投降,徐州、北海已归金旋,怒而大病。
  此时金旋得下邳、徐州、北海三郡后,袁绍之属郡只余谯城、陈留、濮阳、平原、南皮、代县、北平、襄平等八郡。其所属军队不足五十万,袁绍强抓壮丁,以补兵源,袁绍兵力迅速增至七十万,而其整体战斗力却下降。
  金旋新得几郡,整兵数月,将降兵精壮者除守备兵力,悉编入十一军团中,每军团增加士兵三万。金旋大军已增至二百四十万人。
  其时,金旋新得诸郡,其边郡又有改变,其边郡为北海、徐州、汝南、许昌、邺城、晋阳。
  关羽、吕布等两军团率三十六万兵驻汝南,夏侯淳、夏侯渊等两军团率三十六万兵驻许昌,马腾军团率十八万兵驻邺城,张飞、曹彰两军团率三十六万兵驻晋阳,张辽、黄忠两军团率三十六万兵驻徐州。太史慈、孙策两军团率三十六万驻北海。
  袁绍时病重,知悉金旋休兵数月后必会乘胜攻击,带病部署防务,命审配、辛评、高干率十万兵驻守代县,田丰、陈震、沮鹄率十万兵驻守陈留,袁谭、辛毗、张燕率十万兵驻守濮阳,袁熙、郭图、诸葛诞率十万军驻守谯城,许攸、杨祚、刘岱驻守平原,袁绍坐镇南皮,率公孙越、公孙恭、孙乾共十万军。命王粲、陈登率五万军守北平,简雍率五万军守襄平。
  金旋正在调兵遣将,准备全线出击,此时南皮传来公孙越、公孙恭造反,杀死袁绍,并声明归降金旋。
  太史慈、孙策闻得信息,第一时间赶赴乐陵,阻击平原许攸部队,由太史慈留守,孙策部队进城接管南皮防务。
  原来公孙越乃公孙瓒之弟,公孙恭、公孙渊乃公孙瓒之子。三人前依附刘备对抗袁绍,后刘备投靠袁绍,公孙恭素冷静,知报仇之事难为,与公孙越商议,反而依附袁绍,渐取得袁绍信任。公孙恭知公孙渊性情急躁,担心误了报仇大事,让公孙渊留在刘备身边做亲兵将领。
  袁绍初因公孙越、公孙恭乃公孙瓒子弟,不为重用,后见两人均无异心,召公孙恭问:“吾两家前有兵戈相争之仇,汝心中无恨意否?”
  公孙恭答:“诸侯争雄,势小则败,此为常理。恭不恨主公,杀父仇人樊稠已为明公斩首,现我等心中仇恨已解,只想与主公效力,以图出身。”
  后袁绍又以事试之,见其忠心,遂开始重用。后颜良、文丑、张合等将皆为金旋所降服,无将可用。见金旋重兵压境,分派诸将往边郡驻守,将南皮重任交于公孙越、公孙恭。也是袁绍命中该有此劫,身在病中,不免有些恍忽。
  二人见兵权在手,诸将远离,唯有一个孙乾又是刘备旧部,素为袁绍所忌。于是公孙越将大军屯于城门,名曰演习,城中尽留公孙越、公孙恭亲兵。公孙恭命亲兵守住门户,带兵赶往袁绍府中,袁绍府中亲兵只有五百,未几刻就为公孙恭歼灭。
  袁绍带病起身,未到厅堂,公孙恭率军杀到。袁绍道:“本王不曾亏待汝等,为何作乱?”公孙恭道:“杀父之仇,吾等忍辱负重,得有今日。吾等往常所为,皆是得汝信任,为得杀汝良机。得有今日,实是天助我也。”
  袁绍闻之,知不免,拔剑自刎。一代英豪,自此归天。
  公孙恭得报大仇,将袁绍府中男丁杀掉,以绝后患。命亲兵护住王府,命人速赴北海报信,请金旋兵接应。
  孙策兵到,安民毕,将袁绍女眷,派兵护送至长安。孙策又得金旋命令,因袁绍抗夷蛮有功,以王礼葬袁绍于南皮郡之南,建王陵以供之。
  袁绍已死,南皮已失,审配、辛评、高干率十万兵献代县投降,田丰、陈震、沮鹄率十万兵献陈留投降,许攸、杨祚、刘岱率十万军献平原投降,王粲、陈登率五万军献北平投降,简雍率五万军献襄平投降。
  袁熙在谯城得袁绍死讯,大为悲愤,闻各郡纷纷投降,问计郭图。郭图曰:“今我等大军只剩大公子一路十万兵马驻守濮阳,今须弃城与大公子合兵,然后间小路赴易京,高丽国国主与主公向来交好,互通音信,可借兵与主公报仇雪恨。”
  袁熙然其计,与审配、诸葛诞整军退往濮阳与袁谭会合。到达濮阳,众人计议,均觉郭图所言之计有理,聚得兵十二十万,携粮草辎重间小路赶往易京,出塞投奔高丽国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