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文小说网 > 穿越重生 >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>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15节
  朱允炆不仅细细讲解政务中的问题,引导朱文垣提出多种解决之策,还让其分析每一种对策的优劣与影响,最终选择出适合的应对之策。
  朱文垣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,兴许是皇室教育打下的基础,也兴许是随朱允炆,在经过初期的接触之后,也开始能处理一些简单的事务。
  虽说朱文垣的应对之策还不够完善,想不周全,有些想法并不适合,但朱文垣能自己拿主意,找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,这对于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来说已是惊人。
  就连杨士奇、解缙、铁铉也不得不承认,朱文垣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子。而越是如此,杨士奇等人越是担忧。
  朱允炆并不介意这些担忧,面对一些朝臣进言,一律置之不理。
  这一日黄昏。
  朱文垣已出宫去了吴王府,朱允炆一个人待在武英殿内处理政务。
  内侍通报:“庞指挥使求见。”
  朱允炆微微点头。
  庞焕入殿行礼,递上一份文书:“皇上,最近朝臣之中有些人想尽办法接近吴王府,想要巴结逢迎吴王,这是名录。”
  朱允炆接过文书看了几眼丢到一旁,摇了摇头:“朕说过很多次,朝臣效忠的是大明,是皇帝,而不是太子、皇子亦或是其他藩王!不过是一点点风吹草动,他们竟按捺不住,想着投机取巧,是不是再过一段时日,便要结党营私,簇拥在吴王身边攻讦亲近太子之人?”
  庞焕低着头不说话。
  封二皇子为吴王,并带至武英殿处理政务,这给许多大臣传递了一个非同小可的讯息,他们第一个想法自然而然是:
  皇帝想另立太子。
  在这种判断下,难免有些人赌上一切去压住二皇子,希望能成为二皇子身边之人,他日二皇子登基,便是朝中重臣,什么解缙、杨士奇,什么夏原吉、李志刚,都将在自己之下。
  朱允炆沉思了下,开口道:“给吴王传句话,让他接纳所有投效官吏。这群人既然喜欢二皇子,那就让他们跟着他吧。至于要不要用,能不能用,让二皇子自己来选。但需要盯着所有投效官吏,谁敢攻讦太子、东宫僚属、内阁,便请他去安全局喝碗汤吧。”
  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五皇子朱文垔,西土垔
  入夜,吴王府。
  二皇子朱文垣坐在书房里,翻阅着一本册子,里面记录着父皇多年以来的教导,翻至册子最后,展开纸张,是一张大乾坤舆图。
  父皇问自己,未来如何打算,是想当一个无忧无虑的藩王,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,还是想干一番大事,为大明王朝做点事。
  安逸的享受自是舒坦,可过于安逸的生活没有波澜,自己并不希望如此过完一辈子。
  两年时间,自己一直在想未来,直至翻阅《瀛涯胜览》时,自己才终于找到了为之心动与向往的生活,不是在金陵或北京过舒坦的生活,而是走上惊涛骇浪的大海。
  说来奇怪,自己竟然向往生死难料的冒险,那大海之上无畏的模样,那狂风骤雨里的呐喊,那朝着前面冲过去的豪情万丈,都深深烙印在自己脑海之中。
  朱文垣渴望远航,渴望去大海冒险。
  这舆图中,还有很多地方渺无人烟,哪怕是有人烟的地方,也不是不可去控制。燕王可以带人开荒拓土,将那里作为大明的一块飞地,自己为何不可以?
  只是,治理地方需要智慧,没有智慧的带人出海,只能成为流寇海贼,无法建造城池,无法发展农业与商业,无法创造出文明并延续下去。父皇与大哥很疼自己,给了自己锻炼的机会,了解这世上还有那么多繁杂的事,那么多问题需要一一考虑与应对。
  “王爷,吏部考功司主事司马安、礼部给事中郭令寺求见。”
  内侍全卯通报。
  朱文垣合起了舆图,命两人进来。
  司马安、郭令寺进入书房,扫了扫衣袖便行大礼。
  朱文垣看着晃动的蜡烛,轻声问:“两位夜里前来,可是有事?”
  司马安与郭令寺对视一眼。
  郭令寺先开口道:“我等愿为王爷效力,但有驱使,无有不应。”
  司马安肃然道:“若违此誓,天人诛之。”
  朱文垣眨了眨眼。
  父皇不是说官员都很聪明,一个个说话都会绕弯子,怎么来了这么两个蠢货,就这么直截了当地投效了?他们就不怕自己落得一个招揽朝臣,怀有二心的罪名?
  哦,明白了。
  聪明人谁会来投效自己,他们都看得清楚局势,知道大哥朱文奎的地位稳固如山,也清楚父皇从来都没有过换太子的想法。
  再说了,自己这点本事凭什么争?
  不说大哥,就说老爹,他怎么可能允许大明在走向盛世的道路上出现如此严重的内斗?
  朱文垣从来没有想过当皇帝,从小开始自己就被告知,皇帝是大哥的,与自己无关,想碰一下是找死,碰一下是死,没商量的那种,哪怕皇子的身份也救不了自己。
  “起来吧。”
  朱文垣说完,问了一个关键的问题:“不知司马主事、郭给事中是科举出身,还是国子监出身?”
  司马安道:“建文八年科举出身,三甲二十八名。”
  郭令寺道:“建文五年科举出身,三甲三十七名。”
  朱文垣皱了皱眉头,问道:“你们科举之后,就没想过去国子监进修,听父皇说,当年很多举人、进士并没有直接接受朝廷给予的官职,而是选择去国子监进修几年。”
  司马安脸色有些难看,连忙说:“我等想早一日为朝廷效力。”
  郭令寺点头附和:“去国子监进修,少则三年,多则六年,我等想着,花这些年月,还不如为百姓多做点事,为陛下为朝廷效力。”
  话虽说得好听,可司马安、郭令寺却很是不安。
  洪武时期,科举出身那是相当有地位,传胪唱名,骏马高骑,那个荣耀,那个风光。哪怕是建文初年,科举出身也是极有地位。
  可随着国子监异军突起,国子监结业的监生无论在政务能力上,还是治理地方能力上都“吊打”了科举出身官吏,一年被吊打还能自我安慰,可一连被吊打了七八年,科举出身已经被碾碎,没有谁会自豪地说自己是某年科举进士、举人,更多的人会喊出“我是建文某年国子监结业监生”。
  科举,事实上已经衰落到站不起来的地步,国子监引领了学问潮流不说,还成为了官员输出之地,每年朝廷都会从国子监抽出一批人充任官员,而那些没有被授予官职却结业的监生,也会被商人当香饽饽抢走,甚至还有送女儿拉拢的。
  正因为这样,许多科举出身的官吏,不得不选择暂时退出朝堂,先进入国子监进修几年,结业之后再出来当官。
  司马安、郭令寺一直不屑于去国子监,可现在从二皇子的态度来看,不是国子监出身,连投效的资格都没有……
  朱文垣寒暄几句,将司马安、郭令寺送了出去。
  确实,连国子监都没进去的人,自己要来干嘛?
  要学问没学问,要见识没见识,要视野没视野,要办法没办法,垦荒建立王国,那么多事不是孔夫子几句话可以解决的,需要的是方法、技术,需要有组织能力、执行能力。你们什么都没有,就想靠着一片“赤诚之心”赢得青睐?
  朱文垣写了文书,命内侍将文书送去宫里。
  瞒不住,也不想瞒。
  朱文垣将事情全都告诉了朱允炆。
  内侍返回之后,欢喜地禀告:“王爷,喜事,宫里的熹妃诞下五皇子。”
  朱文垣听闻之后便匆匆起身赶往皇宫。
  景阳宫。
  朱允炆看着虚弱的萨宾娜,伸手抓着那柔软的手,轻声说道:“辛苦了。”
  萨宾娜笑了,缓缓闭上眼昏睡过去。
  梦中。
  萨宾娜看到了爷爷帖木儿,看到了哈里,看到了大雪纷飞的天山。
  一切都如云消散,最终只有一道身影走来。
  他就是朱允炆,一个懂自己内心悲苦,知自己渴望的大明皇帝,他没有给自己打造无法飞出去的囚笼,而是允许自己每年外出两至三次去看看大明的山川河流。
  他对自己的宠爱,让皇后都羡慕。
  抛开过去的仇怨,最终成为了朱允炆身边的枕边人,并为他诞下了皇子。
  萨宾娜很是幸福,在这里的生活,确实比在撒马尔罕好太多了,这里的百姓很善良,很勤奋,这里的物产很丰富,这里的山河很壮美。
  宫里的人也好,太后、皇后与其他姐姐都很好……
  朱允炆看着皇后抱在襁褓里的婴孩,笑道:“这鼻梁倒是随萨宾娜。”
  马恩慧莞尔:“方才哭的声音可亮了,太后说,又是个生龙活虎的。”
  朱允炆哈哈大笑。
  五皇子的出世,让朱允炆不得不重新考虑西疆以西的事。
  建文十三年十月,哈里带五万大军西征,一开始节节胜利,取得不少战果,只可惜后来轻敌冒进,被穆罕默德带骑兵抄了后路,火器没发挥出威力,便折损了八千余人,被人追了五十余里才稳住阵脚,凭借着火器击退了穆罕默德。
  之后哈里依托火器,稳扎稳打,在锡瓦斯重创了穆罕默德,迫使其西遁。虽然哈里西征取得了成功,但并没有实现哈里西征的两个战略目标:
  其一,消灭穆罕默德,彻底灭了奥斯曼帝国复苏的火焰。
  其二,将帖木儿帝国的西部力量重新延伸至地中海。
  这两个战略目标都没有实现,可以说哈里西征本质上是失败的,哪怕他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。哈里的使臣在今年年初再次来到大明,恳求增加虎蹲炮的数量与火药弹的数量。
  朱允炆经过再三思考之后,决定增加对帖木儿国的军事援助,一口气批准了三百虎蹲炮,并六千火药弹的火器交易,由西疆都司直接从卫所中调拨过去,至于补充西疆都司与卫所的火器,则是更先进的神机炮与新式虎蹲炮。
  对外给火器可以,必须保持代差是朱允炆坚持的原则,也是不允许任何人破坏的铁律。
  不过在朱允炆看来,哈里在行军打仗上是可以的,算得上优秀,可在治理内政上,只能算是合格,他没有稳定与发展内政的更多策略。
  现在扶持哈里,但等哈里老了,那扶持谁去?
  哈里的儿子?
  朱允炆看向襁褓里的五皇子,轻轻地说了句:“五皇子的名字就不用礼部去选了,依朕看,就叫他朱文垔(印)吧,一个土,一个西的垔。”
  马恩慧转过身,不让朱允炆看孩子,低声埋怨道:“他刚出生,皇上就打起他的主意了,垔,摆明了是西土,西面的领土,这是不是太张扬了,若是被帖木儿国的哈里知道,岂不是坐立不安?”
  朱允炆笑道:“他娘是西面土地养育的,用他的名字来怀念那一片土地,有什么坐立不安的,人不能想那么多……”
  马恩慧白了一眼朱允炆:“就怕想得最多的人是皇上。”
  朱允炆笑了。
  哈里还年轻,活个二十年不成问题。
  等朱文垔长大成人,说不得可以谋划谋划,怎么说这孩子身上也流淌着帖木儿的血脉,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上……
  谋划,不能太晚。
  朱允炆找来庞焕,下了一道旨意:“在西疆行省找一批绝对忠诚的人加入安全局,学习帖木儿国的风俗、信仰。五年内,在撒马尔罕完成第三条情报线搭建。”
  大明对帖木儿国的渗透,很早就开始了,丝绸之路再开,为二次渗透打下了基础。
  现在是第三次,而这一次,需要接近王宫。
  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航海归来,吕宋总督